摘要 : 一是耕地保護“長牙齒”,責任體系全域覆蓋。建立州、縣、鄉(xiāng)、村四級田長責任體系,設立田長3248人、網(wǎng)格員2972人,推行“一級抓一級、層層抓落實”機制
二是土地整治“提效能”,盤活存量攻堅破局。開展閑置土地清零行動,分類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,通過復墾、完善手續(xù)等方式盤活存量用地,源頭防控新增閑置,全州處置批而未供土地1.09545萬畝(處置率41.16%)、閑置土地0.03048萬畝(處置率26.02%)。統(tǒng)籌實施全域整治,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核心,統(tǒng)籌推進農用地整理、建設用地整理和生態(tài)修復。州級立項新增耕地647.5275?畝;通過流出耕地恢復補充,實現(xiàn)耕地凈增506.5935畝。
三是撂荒地“再生金”,集體經濟賦能增收。采取“農戶+基地”復耕模式,針對高海拔撂荒地,引入幫扶單位資金和技術支持,打造特色有機農產品種植示范基地。產銷一體化聯(lián)動,簽訂“以購代捐”協(xié)議,對接商超拓寬銷路,確保產業(yè)可持續(xù)。
我要評論: | |
*內 容: |
|
驗證碼: |
|
共有-條評論